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学习兴趣;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技能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最本质特征是: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总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产生的,对化学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兴趣。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情绪的表现;②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地自觉地进行化学学习的内在动力;③化学学习兴趣总是由学生指向化学学习的自我活动。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做足绪言课的功夫,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因此应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兴趣不同于有趣,是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