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为:主页 > 高中物理 > 高中物理实验 > 正文阅读

“最牛高考班”,话说得早了点

时间:2015-11-02来源:高中物理实验 关键字:作者:爱学啦 点击: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牛班”浮出水面。——湖南师大附中高三18班,全班40个人,26个被保送北大清华,其他被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裸分得了628分。被媒体称之为“最牛班”。(6月27日《三湘都市报》)

  “牛班”年年有,今年又不同。记得去年6月,媒体曾报道华师一附中高三(30)班,高考前,该班40名学生中34人已被保送名校录取,其中22人被保送至北大、清华;另12人分别被中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人大等名校录取。该班为理科实验班,保送生因分别在全国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大学科奥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而取得保送资格,有的直接被高校签约录取。今年湖南师大附中的这个“牛班”,据说是个理科竞赛班。因参加不同学科项目竞赛,全部获得保送资格。唯一走进考场的沈力,也是因为保送的学校不是北大才放弃保送参加考试的,结果以628分的卷面分和20分的加分,超出一本录取线。——两个“牛班”,何其相似。

  然而,我却以为这种“牛班”无“牛”可赞。因为牛班取得高考佳绩,完全是顺理成章毫不足奇的事情,不具有“新闻”的价值。相反,如果他们考砸了的话,那才具有吸引眼球的引力。

  这么认为,道理何在?就在于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是学习尖子,是考试的奇才。经过多年层层筛选,最终走到一起。把学习好的学生集中起来,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保送资格,然后被各个名校相中录取,这就相当于国家乒乓球队的选手,队员们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还要竞争“直通”,然后你去世乒赛上包揽奖牌,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要不然,国际乒联为什么爱改规则,限制中国选手发挥,以便出现新的世界排名呢?如果哪回大赛发挥失常丢了金牌,那才会引起上上下下的重视,才具有传播的价值。——西方认为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有这层意思。

  中国现在的教育现状,谁都知道资源不公,谁都理解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在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恐怕都有名校排名。而所谓的几大名校,无不是家长和孩子追逐的目标。为此,哪怕花上巨额学费,哪怕参加各种培训,也要挤破脑袋,争取走进名校的教室。名校,也将那些尖子学生悉数收入麾下。如此,高考成绩好的和高考成绩差的,不也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最牛班”不足为训。真正的“最牛”,是能将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通过教育引导扭转过来;即便是天分不好的学生,也能让他们迎头赶上。更重要的,孩子都被塑造成人格健全的公民;有责任,有担当,有情义,有爱心,不只是考试的机器。拿一群尖子彰显“最牛”,既不公平,也难服人。什么时候,贫困地区普通中学的学校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再说“最牛”也不迟呀。(雷钟哲)

[本文由爱学啦http://www.ixuela.com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牛高考班”,话说得早了点

相关推荐